往届论坛PREVIOUS FORUM

The 14th Forum第十四届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0-11-05

论坛开幕式由《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先生主持,刘桂明先生总结了尚权刑辩论坛彰显的尚权精神,即勤于释法说理的专业追求、勇于传道授业的专业目标、敢于大胆创新的专业格局、善于释疑解惑的专业境界。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尚权青年刑事司法论坛的宗旨、活动等情况以及本届论坛的主题。

 

24日上午9时20分,论坛进入主题报告环节,由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昌盛教授主持,四川大学龙宗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顾永忠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孙长永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熊秋红教授围绕“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四十年”,先后作主题报告。

 

顾永忠教授详细梳理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我国刑事诉讼繁简分流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熊秋红教授的发言,生动立体地呈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多侧面、全方位的角度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考察和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冀祥德研究员介绍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并阐释了认罪、认罚、从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孙远教授指出了实现刑事诉讼程序法治化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合理化的控审关系及刑事侦查程序的司法控制。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兰荣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检察长高松林,作为本单元的与谈人先后发言。

 

兰荣杰副教授对主讲嘉宾的观点进行了总结、评析。

 

下午14时30分,论坛进入第二单元,主题是“庭审实质化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由北京交通大学郭烁教授、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文龙律师主持。

 

吉林大学杨波教授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介绍了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要求,并指出刑事证据规则的完善路径。

 

西南大学张步文教授指出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并强调了制度改革的逻辑。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庭长蒋林指出庭审实质化改革需要配套措施的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吴洪淇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彪作为本单元的与谈人,先后进行发言。

 

吴洪淇教授总结了前面四位主讲嘉宾的观点,介绍了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背景,总结了推进庭审实质化的路径。

 

下午16:40,论坛进入第三单元,主题是“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演变和趋势”,由西南政法大学张吉喜教授、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宇鹏律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魏晓娜教授阐述了认罪认罚上诉案件中控辩双方存在的冲突,并介绍了抗诉的对象以及抗诉制度的目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董坤研究员通过数据对认罪认罚上诉案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认罪认罚案件中辩方意见一致性的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闫召华概括了刑事诉讼程序简化的依据,指出了程序设计的简化路径。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卢君、北京大学副教授江溯作为本单元的与谈人,先后进行发言。

 

卢君院长提出了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担忧和期盼。

 

下午18时40分许,第十四届尚权刑辩论坛首日议程圆满结束。

 

10月25日上午8时30分,论坛进入第二天的议程。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完善证据制度防范冤错案件的中国经验”,由中国政法大学讲师孙道萃、北京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华律师主持。

 

西南民族大学周洪波教授阐述了证明标准混乱的问题、晦暗不明的证据法逻辑以及未被道明的证据法之程序效应等内容。

 

山东大学冯俊伟教授阐述了证据观念、证据法体系化、证据法面临的新问题等内容。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部主任孙琳从办案理念、证据的收集和认定两个层面,分析了冤错案件产生的根源,并对证据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八点建议。

 

肖志军律师结合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从实践层面对冤错案件的防范提出个人见解。

 

重庆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肖晓华介绍了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运行机制,条理化地梳理了重庆市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云南省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何茹主任以生动的个案经验,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刑事法律援助需要关注的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刘仁琦以权利保障为逻辑起点,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如何进行质量评估发表了意见。

 

张智勇律师介绍了值班律师提供有效法律帮助的困境和对策。

 

25日11时40分,论坛举行闭幕式。

 

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孙长永教授作总结发言。

 

至此,第十四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暨西南政法大学第六届刑事司法论坛、第十五届尚权青年刑事司法论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