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犯处罚根据论是德、日区分制共犯理论为狭义的共犯寻找实质处罚依据的理论。目前因果共犯论处于通说的支配地位,但其实质内涵只是基于共犯行为与构成要件的不法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来合理地限制共犯的处罚范围。随着共犯与正犯的区分标准由形式客观说向实质客观理论的转变,以限制正犯概念为逻辑起点的共犯处罚根据论因失去前提性支撑而存在明显逻辑缺陷。其不能在片面对象犯等具体问题上得出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
编者按7月29至3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协办的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与毒品犯罪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恩施召开。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守安,中共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金鑫出席会议。恩施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者按2023年9月2日下午,第十五届刑辩十人研讨会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聚焦研讨涉企冤错案件防范纠正及申诉再审机制。参与论坛研讨发言的有京城刑辩十人: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矿生、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兰亭、北京市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钱列阳、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莉、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北京市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北京市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赵运恒、北京市尚
2023年9月2日下午,第十五届刑辩十人研讨会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聚焦研讨涉企冤错案件防范纠正及申诉再审机制。参与论坛研讨发言的有京城刑辩十人: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矿生、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兰亭、北京市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钱列阳、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莉、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北京市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北京市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赵运恒、北京市尚权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向着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人民法院再启新程。今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聚焦审判理念、审判体系、审判机制、审判管理,系统谋划审判工作现代化施工图。审判管理作为业务中枢,是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保障。9月8日,在国家法官学院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以深入
案件质量其实短期是不一定能看出来的。因为很多案件的周期本身就很长,比如刑事案件有侦查、批捕、起诉、一审、二审、重审、二次二审等各环节。如果要想把一个案件完整走完可能就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比如有些案件两三年都下判不了,这个时候你用一年的维度衡量质效能够体现出来了么?还有的案件眼下没问题,但并不等于没问题。比如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的案件,有些甚至要等到二十年之后。这就是我之前提的隔代纠错现象。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