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01 刑民交叉案件中,不宜越过民事法律关系直接对犯罪构成要件作出判断。应按照法秩序统一性要求,对行为人租借银行卡这一民事行为的效力进行判断。 02 先民后刑判断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涉案对象的权属判断 ○涉案行为的效力判断 03 掐卡类案件中的资金处于用卡人和银行共同占有的状态。 04 掐卡类案件中对卡内资金转移占有认定需把握以下方面: ○转移占有的性质: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准确适用刑事案件中责令退赔需注意要点: ○责令退赔的法律性质应定位于违法所得处置措施。 ○责令退赔的适用应符合剥夺犯罪人不法利益并兼顾挽回被害人损失的目的。 ○综合刑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准确把握责令退赔与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条件。 ○追缴优先于责令退赔适用,责令退赔是追缴的兜底措施。 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责令退赔作为一种违法所得处置措施
摘 要在认定虚拟币交易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涉案虚拟币的产品属性,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区块链算法的技术特征和金融特征。在此基础上,以真实的虚拟币交易场景为线索,结合我国各阶段有关虚拟币的政策方向,对相关行为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进行考察。虚拟币交易作为非法集资的新型行为模式,刑法对其具备溯及力。另外,须以犯罪实质为依据,推进非法集资犯罪的数额认定工作;对于利用亲友或单位内部
两高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第9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应当贯彻及时、有效的原则。对于犯罪记录被封存的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免除犯罪记录的报告义务。第15条规定: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申请为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受理单位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由此可见,除了极其特殊的原因,比如再犯罪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基本上就产生
内容摘要:1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认定规则。合同诈骗罪的关键特征是利用签订、履行合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体现财产转移或者交易关系,为行为人带来财产利益的合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口头合同进行诈骗的,因不具有合同诈骗的双重侵犯客体,则不能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2 非法占有目的判定规则。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单纯骗用他人财物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第428号
摘要刑事错案产生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近年来备受公众关注的已纠正刑事错案中不乏鉴定意见,其与刑事错案的关系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实证分析相关案例,可以发现:一方面,大多数鉴定意见与刑事错案的生成无关,少数自身存在缺陷的鉴定意见,也因不涉及案件核心事实而不会对案件结果造成实质影响;另一方面,鉴定意见的不当审查与认证更易招致错案风险。确保鉴定意见科学、可靠,可以降低鉴定意见诱发刑事错案的可能;建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