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有基层检察院同志向检答网提问:某甲两次实施盗窃,单次盗窃的数额均未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是两次盗窃的数额累计则能够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两次盗窃的时间间隔为三个月。此种情况,是否可以认定某甲构成盗窃罪?针对此问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刑事检察工作指导》编辑部经过整理,现摘录阮齐林教授、莫开勤教授、劳东燕教授、林维教授的观点,供读者学习、思考、讨论。关于多次盗窃问题
内容提要法人共同犯罪中相关责任人的罪与罚问题,牵涉到四对关系,即法人与作为其成员的相关责任人之间的关系,同一法人内部相关责任人之间的关系,此法人中的相关责任人与彼法人的关系,不同法人中相关责任人之间的关系。这四对关系均可构成共同犯罪关系。在刑罚的适用上,法人、相关责任人与普通自然人犯罪在定罪标准上应坚持平等原则,在刑罚的裁量上则可体现区别对待。相关责任人的罪数认定,应和普通自然人犯罪适用相同的
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百一十五条对监察法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进行了细化,为认定被调查人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提供了规范依据。由于该条款适用的前提是被调查人已经处于监察机关的控制之下,不再具有自动投案的条件,因此,被调查人如实供述自己尚未被监察机关掌握的犯罪行为,可能产生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自首的法律效果,需要监察人员准确理解认定。准确把握立法目的
摘要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打通了电子痕迹与传统痕迹的界限,电子痕迹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庞大痕迹体系中的一员。如物质交换原理是传统痕迹的成痕机制一样,信息转移原理是电子痕迹的留痕机理。明确了电子痕迹的特点,有助于审理互联网刑事犯罪。关键词:电子痕迹;信息转移原理;物质交换原理一、引言痕迹是侦查、鉴定所需要的重要物证。承痕体上所反映出的造痕体的静态外在结构花纹形象特点,分离体断离面、断离线的特点,以
摘要刑法基本原则的纲领性、全局性以及贯穿性之基本特质,使其被赋予指导司法实践的重大使命。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指导意义具有一般的常态实现机制,而三大基本原则也各有其特殊的指导体系,继而织建起丰盈而广博的教义学图景。回顾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历程,积极贯彻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并充分发挥指导司法实践功能是主流,但司法背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大变革时代,应立足司法背离的主要致因,理清司法背
摘要在套路贷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而非法占有目的作为一种主观要素,根植于行为人的内心深处,往往必须借助司法推定的手段,通过综合评判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进行认定。在套路贷案件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指向对象是本息以外的其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在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时,必须结合其行为指向的财物对象进行综合推断,反对唯套路论。关键词:套路贷、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主客观相统一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