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罚金刑空判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一个重要的成因在于罚金刑与自由刑处于分裂静止、二元分立的状态中。由此,一方面,法官可能未能整体性地衡量罚金刑和自由刑的轻重,常常忽视罚金刑的刑罚量,导致刑罚的实际总量过重,未能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使得被告人觉得量刑有失公正,从而,罚金刑因为得不到被告人的配合而不易被落实;另一方面,没有建立或者激活罚金刑和自由刑之间互动交流的机制,致使法官在适用和执
202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施行。根据2021年刑诉法解释,死缓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势必对现有办案范式、司法资源带来重大影响。一、死缓二审开庭的正当性考察民众的法情感,死刑依然符合内心的正义观,正所谓惩恶即扬善。由于人命关天,死刑以两审终审制为基础,另经复核程序始生效;对于死缓案件,则应由高级法院核准。毕竟,死缓隶属于死刑,正是由于死缓具有依附性,故仍
摘要: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基础在于,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的实质要素及本质属性不同,而且自首、坦白情节并不能全面、准确评价认罪认罚情节。认罪认罚征表预防必要性降低,不同类型的认罪认罚征表预防必要性大小不同。将认罪认罚作为独立的量刑情节,可以为司法机关针对不同类型认罪认罚裁量与行为人预防必要性相适应的刑罚提供规范依据,易于激发行为人在自首、坦白之外选择认罪认罚。其实践价值除了利于提高诉
对于犯罪成立与否的判断,必须例外地考虑被告人有无违法阻却事由。某一行为虽然违反行政管理法规,但是,如果存在违法阻却事由的,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由此可见,从行为的行政违法性中如果要进一步推导出刑事违法性的结论,还需要进行实质化、规范化的思考。 按照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违法阻却事由之一。在危险驾驶案件中,被告人能够以紧急避险作为违法阻却事由加以辩护的情形比较少见,但是,也不排除存在基于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传统犯罪日益向互联网迁移,网络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进一步严惩网络犯罪,维护正常网络秩序,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之二,规定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上述两罪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构成要件要素存在交叉重合,导致出现两罪混淆不清的问题,笔者拟从三个维度对两罪进
重罪案件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探索的深水区,也是进一步推进制度完善、发挥效能的关键点。如何界定重罪案件范围、科学设置适用程序,如何明确认定标准、把握从宽幅度,如何做好权益保障工作、提升治理效能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对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问题一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面临哪些难题?问题二如何把握重罪案件的范围及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适用?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