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到最新一期的《刑事审判参考》(第142辑),对其中的第1630号案例:车某某故意杀人案——对被害人尸骨无存的死刑案件如何把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详见附件1)。笔者作为一个从事死刑辩护多年的老律师,细读之下对该案例非常不解,深感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被告人车某某核准死刑过于草率,该案判决不符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特别声明一下,笔者并未参与该案任何阶段的辩护
于天淼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尚权(厦门)律师事务所主任 在刑事辩护实务中,挪用资金罪的无罪判决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它们往往反映了司法实践中对罪与非罪界限的把握标准。本文通过分析49个典型无罪案例的系统梳理,提炼出法院裁判的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探讨了辩护律师在此类案件中可考虑采用的辩护策略,为律师办理此类案件提供实务指引。在进一步整理辩护要点前,笔者对alpha数据库中挪用资金类案件的整体数
张雨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尚权法律援助工作部主任尚权毒品犯罪与死刑复核辩护部主任近日,笔者看到最新一期的《刑事审判参考》(第142辑),对其中的第1630号案例:车某某故意杀人案——对被害人尸骨无存的死刑案件如何把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详见附件1)。笔者作为一个从事死刑辩护多年的老律师,细读之下对该案例非常不解,深感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被告人车某某核准死刑过
于天淼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尚权(厦门)律师事务所主任在职务侵占类案件中,审判机关做出无罪判决通常基于对主客观要件的严格审查及证据充分性的判断。本系列文章通过分析93个职务侵占案件中审判机关认定的无罪理由,探讨了辩护律师在此类案件中可考虑采用的辩护策略。本篇为整理的第5篇,共涉及18个职务侵占无罪案例。一、主体不适格:犯罪构成的根本性质疑当行为主体不符合《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
梁超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权经济犯罪研究与辩护部副主任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中,利诱性是四大核心要件之一,而承诺给付回报正是该特征的具体体现。实践中,大量案件因对回报承诺的形式、性质、边界认定存在争议,导致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分歧。作为刑事律师,准确把握这一特征的内涵与外延,对案件辩护至关重要。一、承诺给付回报的核心是脱离风险的确定性预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
2025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数据新鲜出炉,数据背后既折射出当前刑事司法的整体导向,也为刑事律师的办案思路提供了精准坐标。作为常年深耕刑事辩护一线的律师,我们不妨从数据中拆解司法逻辑,把握辩护要点。一、刑事案件总量下降,宽严相济政策导向更趋精细化上半年受理刑事一审案件52 9万件,同比下降10 4%;判处生效被告人70万人,同比下降9 03%。这一数据释放出明确信号: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刑事司法对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