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权研究丨马德焕:帮信罪主观明知的推定及其反驳
马德焕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权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尚权信息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副主任引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是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罪名之一。帮信罪的设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网络共同犯罪呈现主体匿名化、行为隐蔽化、主体之间缺乏双向沟通与明确分工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只能抓获帮助犯而不能抓获正犯的现象。而依据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在
-
尚权研究丨高文龙:美中不足和拭目以待——评《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十条意见》
高文龙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2023年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全国律协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如此重要,涉及多项律师执业权利。一经公布,即引发多人关注、热议。据我看来,《意见》有的条款略显美中不足,有的条款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一、美1、《意见》第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批准逮捕,做出退回补充侦查、改变管辖、提起公诉等重要
-
尚权研究丨王帝:新型毒品案件中的“纯度折算”之辩——以合成大麻素为例
王帝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权毒品犯罪研究与辩护部副主任近年来,新型毒品发展得如火如荼,为了逃避打击,犯罪分子将毒品隐藏、伪装至食品、饮料当中,正在悄然入侵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流入了学校、幼儿园等场所,比如较为常见的娜塔莎(含5F-ADB)、咔哇氿(含γ-羟丁酸)、上头电子烟(含ADB-BUTINACA等)、小树枝(含AMB-FUBINACA)、聪明药(含哌醋甲酯)、LSD邮票(含麦角酰二乙胺)等等。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好
-
尚权研究丨于天淼:ChatGPT在法律行业可以走多远?
于天淼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权青年律师工作部主任尚权信息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ChatGPT 是什么?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 发布了其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全名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
-
尚权研究丨胡锐谨:对比论证法在认罪认罚案件量刑辩护中的应用
胡锐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一般应当的规定使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对审判机关的量刑产生了较强的制约力,除非量刑建议明显不当,否则不轻易调整量刑。根据最高检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法院对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采纳率为96 85%,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已经认罪认罚的案件,辩护的空间依然存在。在认罪认罚案件中,除了常规就
-
尚权研究丨刘书硕:刑事案件谈判难点之侦辩冲突
刘书硕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权职务犯罪研究与辩护部副主任新时期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强调: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刑事案件会见难、沟通难、监督难等现象依然存在,于是便容易出现侦辩冲突。其中,侦查阶段是侦辩冲突的主要场地。对于侦查人员而言,这一阶段是发现犯罪、侦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