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太支持证人出庭的意见认为,在庭上的证言不够真实,在庭下做的证言才是最真实的。因此证人出庭不但没有必要,而且反而会扰乱真相。最直接的就是,证人一到庭上就容易翻证,让本来很顺溜的证据链条弄得一团糟。本来很确定的说法到了法庭上,可能就不敢确定了;本来说东的,有可能说西了;本来看见的可能说没看见,本来没看见的也有可能说看见了。而且会说出一些原来没有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与在案的证据链条不协调,容易
摘要我国刑法中充斥着情节犯的身影,而且在风险刑法背景下,自《刑法修正案(八)》至《刑法修正案(十一)》,情节犯立法通过增设新罪名、修订非情节犯、扩大犯罪圈、加重法定刑等方式大有日益扩张之势。风险刑法注重安全和预防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弱化自由的消极一面,需要在安全与自由之间寻求再平衡,而情节犯带有扩大犯罪圈和限缩犯罪圈两种相互矛盾纠缠的机能,恰恰在价值平衡中具有独特优势,只是为防止安全过度、自由萎
摘要原因自由行为隐含一项特殊的结果要素:「自陷于责任能力障碍状态」(自醉)。在此种状态实施构成要件行为如同行为人已经弱化了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尤其是「排除或降低避免侵害他人法益的能力」。于此,行为规范的义务范围实质包含了不得使自己陷入责任能力障碍的状态,也就表示行为人实施结果行为所抵触的行为规范,效力范围将基于自醉此种隐性的结果要素扩及到原因行为的范畴。既然原因行为仍属违反行为规范义务,便是符
辩护人的权利即辩护权来自于被追诉人的委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这在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没有上述的辩护权取得依据,辩护人便不能参与到具体的诉讼活动中行使各项权能。从这一意义上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辩护权是原权利即固有权利,而辩护人的权利则是派生性权利。被追诉人面对指控时的防御、辩解和辩驳,既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也是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制度上却出现了悖论:辩护人享有的各项权利:会见权、阅卷权
冒用客户信息并兑换消费积分是指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冒用公民名义,领取消费积分并在对应购物网站、网购APP等平台兑换可以即时转化为财产性利益的电子消费券、电子钢镚等。一些企业或商家为了增加顾客粘性、吸引消费者、加强与客户关联,推出消费积分活动,客户消费后可利用其在商家获取的积分兑换一定的商品、服务甚至现金。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平台漏洞,冒用客户信
摘要完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刑法规制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必然要求,司法机关往往通过扩大野生动物对象范围、降低入罪标准、加大刑罚适用力度等方式强化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主观明知认定难、刑法保护范围不明确、制裁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采用目的解释方法对构成要件要素、追诉标准等进行解读和适用,建立修复+惩罚+预防三元刑事制裁体系实现全方位保护野生动物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