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要求构建刑事实体法上分层次、体系性的判断与适用规则。首先,要准确把握定罪的事实性前提存疑的法律效果。影响定罪的事实存疑,没有轻罪可以选择适用的,被告无罪;存疑事实被评价为不重要时,可以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其次,进一步认真研判存疑且涉及罪名选择适用的情形。事实存疑的效果并非被告一概无罪,重罪事实存疑,但与其他犯罪存在层级关系的,可以选择适用轻罪或基本犯。轻罪、重罪都存疑时的
一、财产犯罪保护法益的两种视角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我国传统见解采取所有权说,近年来,由于受到日本刑法理论的影响,学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权说和占有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各种中间说。与这种视角有所不同,由于受到德国刑法理论的影响,有些学者开始从刑法上的财产概念入手来研究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目前主要存在法律—经济财产说与经济财产说之间的对抗。在对财产犯罪的具体问题分析之前,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我们应
一、袭警犯罪概述(一)袭警犯罪的立法沿革警察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所以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对警察履职行为的维护和保障。袭警指的是暴力袭击警察的行为,此种行为不仅危害警察身心健康,而且破坏社会管理秩序、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袭警犯罪的依法惩治就是维护警察执法职权进而维护法律权威的具体体现。
在刑事辩护工作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主办案件的辩护律师,自接受辩护委托之日起,直到案件开庭,把全部会见和阅卷工作都交给团队成员办理,自己除去听听助理的阅卷情况汇报外,没有看过一页案卷;还有的辩护律师,即使进行了阅卷,也是走马观花,没有下功夫发现案件细情和辩护关键所在,甚至无从发现案卷中对辩护工作至关重要的相关情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庭审辩护中不能结合案件事实证据进行精准辩护,无法实现精深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前置性规范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品种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张,这与刑法中的毒品概念应具备相对明确性、确定性之间存有内在冲突。应当重新审视刑法中的毒品概念,明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与毒品概念的关系。刑法中的毒品概念应当具备国家管制性、致瘾癖性、麻精药品和非法用途等四个基本要素。区别于前置法中麻精药品的概念,建议在刑事立法中进一步明确毒品的非法用途要素,即在毒品概念
近年来,关于民间文物交易应当放宽还是严惩成为实务中的讨论热点。一方面,国家文物局于2020年发布《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支持放开民间文物交易,鼓励民间文物收藏性流通,各地各级文物协会亦呼吁放宽民间文物流通的相关限制,为文物类犯罪的辩护工作带来了曙光;另一方面,公安部与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联合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最高检与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