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权推荐丨张勇:恶意犯罪的类型阐释
摘要恶意是指意图侵害他人利益或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当动机,其本身蕴含着伦理道德评价。恶意侵权是指出于不正当动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恶意犯罪是指刑法中将恶意作为主观构成要件或情节要素的犯罪类型。我国立法规定有恶意串通、恶意注册、恶意诉讼、恶意透支等恶意行为类型。由于恶意概念的不确定性,恶意行为存在复杂的类型形态,有必要运用类型化思维予以分析。关于恶意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恶意作为构成要件基本要素的
2022-12-22
-
尚权推荐丨樊崇义:推动刑事证明思维从“经验证明”转向“理性证明”
□该书按照证据收集→证据审查→证据运用→证据判断的先后顺序,将碎片化的证据法理论要素加以结构化,统一纳入阶层判断体系之中,为司法人员查明认定案件事实提供了有力工具;提出刑事证明应遵循客观公正立场,使其像一条红线贯穿证据收集、审查、运用和判断的始终,体现了刑事证明思维的价值理性;结合司法办案经验,对我国特有的证据规则进行解读,使其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规范指引作用的规则。 证据
2022-12-22
-
尚权推荐丨冷必元:刑事罚没收入作为司法经费用途的历史惯性
内容提要罗马法通过适用罚金刑收取罚没收入,作为一种司法收入形式,支撑和促成了专业刑事司法队伍的形成,培育并不断发展了古罗马的专业刑事司法体系。我国清末的刑制改革确立罚金刑作为主刑,主要原因在于罚金刑存在筹款功能,能让司法部门提取部分经费,切实解决司法运行经费不敷问题。民国政府为解决司法经费短缺,暂行特别会计制度,由司法部主抓刑事罚没收入。用刑事罚没收入支用司法经费,刑事罚没收入成了民国司法机关
2022-12-21
-
尚权推荐丨葛琳: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研究——以某省改革实践为分析样本
摘要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使逮捕决定的理性化程度有所提高、下级院侦查部门的侦查行为得到规范,但也出现了立案下沉、上下级院之间配合甚于监督、分歧难以弥合等问题。影响上提一级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科层制关系、上下级检察机关在程序运转中的风险考量、上下级检察院的工作量。应当有针对性地通过明确指导理念、引导利益考量、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改革进行完善。关键词:职务犯罪案件
2022-12-21
-
尚权推荐丨陈瑞华:律师在企业合规中的三重作用
摘要律师作为涉案企业聘请的合规顾问,在协助企业合规整改中可以充当三种角色:一是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申请者,二是第三方组织监督考察的应对者,三是检察机关合规验收听证的答辩者。为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合规整改的目标,合规顾问应通过积极工作,满足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基本条件,针对涉案企业发生犯罪的内生性结构原因,对其治理结构、业务类型、经营方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消除那些
2022-12-21
-
尚权推荐丨刘哲:续保与续押
我们都知道取保换阶段都要续保,也叫换保,但实际上是重新办理一套取保候审手续,这是比较繁琐的。但是如果是羁押状态,只是换押就行了,这是非常简便的,是不需要嫌疑人到场的,但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可一定是嫌疑人要重新到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续保自然要比换押繁琐的多,从而搞得取保这件事就像给自己找麻烦,也是给别人找麻烦。如果要是捕了,不就全省事了么,尤其是还更加安全,主要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说当初重新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