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链接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深度链接为代表的非作品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行为。深度链接行为在便利信息流通的同时,也成为侵犯著作权的客观表现形式。司法实践中,对于其是否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是否可以评价为侵犯著作权罪的正犯,长期存在争议。对于深度链接是否属于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学界存在服务器标准、用户感知标准、实质替代标准和实质呈现标准等不同判断标准。服务器标准既不符合信息网络时代对于正犯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究》作者:孙长永 等 著ISBN:978-7-5764-2183-5定价:156 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5年8月主编简介孙 长 永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第四届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完
2023年9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其中包括三类立法项目。第一类项目为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共79件;第二类项目为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共51件;第三类项目为立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继续研究论证的立法项目,同时对积极研究推进环境(生态环境)法典和其他条件成熟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列为第一类,即属于条件比
近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既是世界检察制度的共性,也是我国人民检察制度发展脉络的体现。早在195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设置了侦查厅。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反贪污贿赂总局,这种由专门检察内设机构履行侦查职能的历史一直延续至2018年《监察法》出台。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具有三重意义。在宪法实施层面,标志着最高检以法律监督机关的
摘要催收非法债务罪的保护法益不是公共秩序与民间借贷秩序,也不是公民的财产权利,而只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是指催收高利放贷等非法行为产生的合法本息或合法债务,而不是指催收超出合法本息或合法债务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赌债、毒债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债务不属于本罪的债务。对于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催收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的行为,应以抢劫、敲诈勒索等财产罪追究刑事责任;催收非法债务罪与抢
近年来,分案审理标准模糊、随意性较强,呈现扩大和滥用之势。本来我国刑事案件辩护空间并不大,分案审理导致辩护权的行使更加艰难,辩护有效性更显不足,辩护律师也因此对分案审理做法颇有微词。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第220条第1款规定:对一案起诉的共同犯罪或者关联犯罪案件,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分案审理更有利于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可以分案审理。分案审理不得影响当事人质证权等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