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正当行为是刑法中重要的出罪事由,而关于其在经济刑法中的类型与适用问题,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经济刑法中无正当防卫适用的空间,不仅正当防卫无法作为经济犯罪的出罪事由,而且从实践角度来看,对经济不法行为实施正当防卫一般也无现实可能性。经济刑法中紧急避险适用扩张化会破坏社会运行所依赖的基本法秩序,应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和不得已做严格解释,环境刑法是经济刑法中可能适用紧急避险的唯一领域。正当防卫与紧
在数字经济时代,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凭借独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随机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盲盒消费热反映了当下蔓延于青少年群体间的亚文化现象:盲盒消费是一种新奇文化、情感满足和社交需求消费,他们通过盲盒消费获得了独特的情感满足和娱乐享受,同时还开拓了人际互动的新公共空间。盲盒销售契合了这类消费群体的文化和情感消费需求,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然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也被简称为指居,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之一,也是逮捕的重要替代措施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其中既包括了羁押性强制措施,比如拘留、逮捕,也包括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根据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和执行场所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己住处的监视居住(以下简称自居)和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从上述两类监视居住的法定条件和使用顺位来看,自居
摘要近年来,将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类型的共犯人认定为主犯的判决,引人注目。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如何对其详尽说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可以参考日本的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将共同正犯的行为不限于具体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而从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与实行犯同等程度或者匹配的因果影响的视角出发,将支配或者操控了行为过程,影响了共犯结果发生的共谋行为认定为共同正犯乃至主犯。在进行这种判断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行
提要规则范围内的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欠缺不法性或者说具有正当性。至于其正当化根据,应综合运用正当业务理论、危险接受理论(准同意说)和优越利益原理进行多维的阐释和说明。对于违反竞技体育规则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以往多是基于司法不介入的理念,交由体育行业内部自治。但行业自治不能排斥法律的适用,当违规竞技体育行为造成严重的法益侵害后果时,刑法便有介入的必要。基于人身犯罪之规范保护目的,对于违反比赛规则致人
提要传统刑法解释学预设唯一且正确的解释结论是可欲的,但该预设无论从逻辑抑或实践都站不住脚。如果真正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事前法裁判原则,就很可能出现解释僵局,即任一解释方案均欠缺合理性比较优势,进而产生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法律解释领域的适用余地。于英美法,盖因宽容原则之存在,此点并无疑义。由严格解释原则发展出的宽容原则,要求法律解释的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不仅在方法论上革新传统刑法解释学,为解释僵局提